13921186818

本安:是一種技術理念,是達到防爆目的的一種方法。
防爆:是一個總稱,是所有用于防止爆炸的技術和設備的統稱。
下面我們進行詳細的分解和對比。
一、核心概念解析
1.防爆
定義:指為了保護在易燃易爆危險環境(如存在可燃性氣體、粉塵、纖維等)中的人員和設備安全,所采取的一切防止爆炸發生的措施。它是一個廣義的概念。
目標:防止電氣設備或非電氣設備在正常工作時或發生故障時,產生的電火花、電弧或高溫表面,點燃周圍的可燃性混合物,從而引發爆炸。
實現方式:防爆并非只有一種方法,它形成了一個技術體系,包含多種防爆型式。國際上(如IEC標準)和中國國家標準(GB 3836)將其分為若干種,常見的包括:
隔爆型
增安型
本安型
正壓型
澆封型
油浸型
可以理解為:防爆是一個“大學",而本安、隔爆等都是這個大學里的“不同專業"。
2.本安
定義:全稱“本質安全",是防爆型式中的一種。它通過精心設計電路,將電路中的電壓和電流限制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,使其在任何正常工作和規定的故障狀態下,產生的電火花和熱效應均無法點燃周圍的可燃性混合物。
核心理念:從能量根源上杜絕點火源。因為能量本身就被限制在安全范圍內,所以它是“本質上是安全的"。
應用場景:通常用于低功率的儀器儀表、傳感器、變送器、PLC模塊等,例如:4-20mA信號回路、HART協議設備、熱電偶、接近開關等。
二、主要區別對比(以最常見的“隔爆型"作為對比)
為了更好理解本安,我們通常將其與另一種主流防爆型式——隔爆型進行對比。
| 特性 | 本安型 | 隔爆型 | 對比說明 |
| 安全理念 | 預防為主:限制能量,使其無法產生有效點火源。 | 控制后果:允許內部爆炸,但依靠堅固外殼承受并隔離爆炸,防止蔓延到外部。 | 本安是“不讓它著火",隔爆是“著火了也別跑出來"。 |
| 能量等級 | 低電壓、低電流(通常是毫安級、伏特級)。 | 可用于高功率設備,如電機、大功率照明、配電箱。 | 本安無法用于大功率設備,這是其最大局限性。 |
| 設備結構 | 電路本身和外殼可以做得輕巧、簡單。 | 外殼必須非常堅固、厚重,能承受內部爆炸壓力。 | 本安設備通常更小巧、成本可能更低;隔爆設備笨重。 |
| 維護與操作 | 可在帶電狀態下進行維護、校準和接線(在安全區域或確認安全的情況下)。 | 嚴禁帶電開蓋!必須先斷電,才能在現場打開設備外殼。 | 本安型在維護便利性和安全性上有巨大優勢。 |
| 系統構成 | 是一個系統概念,通常需要關聯設備(安全柵)安裝在安全區,來限制通往危險區的能量。 | 通常是獨立設備,自身就能完成爆功能。 | 本安是一個系統,包含現場設備、電纜和安全柵;隔爆設備自成一體。 |
| 適用區域 | 通常適用于0區、1區、2區(氣體)和20區、21區、22區(粉塵)——即最危險的區域也可使用。 | 通常適用于1區、2區(氣體)和21區、22區(粉塵)。 | 本安型的安全等級最高,可用于最危險的0區(氣體長期或持續存在)。 |
三、一個生動的比喻
假設我們要在一個充滿煤氣的房間里使用一個通信設備。
防爆(總目標):確保在這個房間里不發生爆炸。
隔爆型方案:給設備套上一個非常堅固的鋼鐵盒子。即使設備內部產生火花引起爆炸,這個盒子也能把爆炸悶在里面,不會引燃房間里的煤氣。
本安型方案:使用一個特制的、電池能量極低的設備,比如一個用特定安全電路設計的對講機。這個對講機即使線路短路,產生的火花能量也根本不足以點燃氣。
總結:
| 本安 | 防爆(廣義,特指隔爆等其他類型) | |
| 關系 | 是子集,是防爆的一種方法。 | 是全集,包含多種方法。 |
| 核心 | 限制能量,從根源上保證安全。 | 包容或隔離能量,防止能量與危險環境接觸。 |
| 應用 | 低功耗的測量、控制、通信設備。 | 各種功率的設備,從傳感器到大功率電機。 |
| 優勢 | 安全性最高、可帶電維護、設備輕便。 | 功率無嚴格限制,可應用于大型設備。 |
因此,當有人說“這個設備是防爆的",你需要進一步問:“它是哪種防爆型式?是本安、隔爆還是其他?"而“本安"則是一個非常具體和明確的技術路徑。在現代過程控制行業中,由于對安全性和維護便利性的高要求,本安型應用越來越廣泛。
聯系我們
無錫徽科特測控技術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:無錫市新吳區和風路19號協信中心6號樓1001室 技術支持:環保在線掃一掃 更多精彩
微信二維碼
網站二維碼